联系电话

131-22073935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带排气孔箱式电阻炉的加热元件是什么

产品分类 / PRODUCT

带排气孔箱式电阻炉的加热元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8-13      浏览次数:39

带排气孔箱式电阻炉的加热元件是什么带排气孔箱式电阻炉的加热元件通常采用高电阻合金材料制成,如镍铬合金(NiCr)或铁铬铝合金(FeCrAl)。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稳定的电阻特性,能够在长时间高温工作环境下保持较低的氧化速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镍铬合金(如Cr20Ni80)因其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较高的电阻率,常用于中高温电阻炉(工作温度可达1200℃)。其热稳定性强,且在高温下不易变形,适合需要精确控温的工业场景。而铁铬铝合金(如0Cr25Al5)则凭借更高的使用温度(可达1400℃)和更低的成本,成为许多高温炉的。此外,铁铬铝合金在高温下会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进一步延缓材料老化,但其脆性较大,需避免机械冲击。

这些加热元件通常被设计成螺旋状、带状或波浪形,以增大发热面积,提高热效率。在带排气孔的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元件的布局还需考虑炉内气流的均匀性,确保热量分布合理,避免局部过热。排气孔的设计则有助于排出炉内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或废气,同时减少氧化对加热元件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带排气孔的箱式电阻炉(也称箱式电炉)的加热元件类型,主要取决于设备的额定最高使用温度和具体应用场景,常见的加热元件包括电阻丝、硅碳棒、硅钼棒等,以下是详细介绍:

1. 电阻丝(,中低温场景)

  • 核心材质:
    分为镍铬合金丝(如 Cr20Ni80)和铁铬铝合金丝(如 0Cr25Al5)。
    • 镍铬丝:抗氧化性好,常温下韧性佳,适合800℃以下长期使用,短期可耐 1000℃,但高温下易软化。

    • 铁铬铝丝:耐高温性更强,可在1000~1200℃ 长期使用,抗氧化性优于镍铬丝,成本较低,但常温下较脆,安装时需小心。

  • 适用场景:
    带排气孔的电阻炉若用于中低温实验(如 600~1000℃的样品烘干、灰化、退火等),且排气主要针对水汽、少量有机挥发物(无强腐蚀性),通常采用电阻丝。其结构简单,直接缠绕或镶嵌在炉膛两侧 / 顶部的凹槽内,更换方便。

2. 硅碳棒(中高温场景,1000~1400℃)

  • 核心材质:
    以碳化硅(SiC)为主要成分的陶瓷质发热元件,耐高温且抗氧化(在空气中使用时,表面会形成二氧化硅保护膜)。
  • 性能特点:
    额定温度通常为1300℃(长期),短期可耐 1400℃,适合需要较高温度的实验(如陶瓷烧结、玻璃熔融等)。但硅碳棒质地较脆,易因机械碰撞或急剧温差断裂,且电阻会随使用时间逐渐增大,需搭配专用调压器。
  • 适用场景:
    带排气孔的电阻炉若用于1000℃以上高温,且排气涉及少量高温气体(如样品分解产生的无害气体),硅碳棒是常见选择。

3. 硅钼棒(超高温场景,1600℃以上)

  • 核心材质:
    由钼(Mo)和硅(Si)组成的合金(MoSi₂),属于高熔点陶瓷发热元件。
  • 性能特点:
    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600℃,短期可耐 1800℃,但在低温(500~800℃)下易被氧化腐蚀,因此需快速越过这一温度区间,且通常需在惰性气氛或真空环境中使用(避免高温氧化)。
  • 适用场景:
    带排气孔的超高温电阻炉(如处理特种陶瓷、金属粉末烧结),排气可能用于排出炉内残留空气或反应气体,此时需配合硅钼棒的耐高温特性。

选择依据

带排气孔的箱式电阻炉加热元件的选择,除温度外,还需考虑排气成分:


  • 若排气含腐蚀性气体(如酸性、碱性气体),需避免使用铁铬铝丝(易腐蚀),可选用表面有氧化保护膜的硅碳棒,或在炉内加防腐涂层;

  • 若排气仅为水汽、惰性气体,电阻丝或硅碳棒均可根据温度匹配。


总之,中低温(≤1200℃)以电阻丝为主,中高温(1200~1400℃)常用硅碳棒,超高温(≥1600℃)则需硅钼棒,具体需结合设备额定参数和实验需求确定。


此外,现代箱式电阻炉还可能采用硅碳棒(SiC)或二硅化钼(MoSi₂)作为加热元件,尤其适用于超高温环境(如1600℃以上)。这类非金属材料耐高温性能,但需配合特殊的电源控制系统。无论采用哪种加热元件,定期维护和清洁都是确保炉体高效运行的关键。


微信扫一扫
131-22073935

地址:奉贤区海坤路1幢1号